在葡萄酒界,葡萄品种(Grape Varieties)与克隆品种(Clones)都是人们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么,这两大概念到底具有什么具体含义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确定葡萄品种(Grape Variety)这一概念。只有当葡萄树是由葡萄种子发育而成时,我们才称该株葡萄为新品种。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目前拥有1500多种酿酒葡萄,也就是说拥有1500多个不同的葡萄品种,它们都由不同的葡萄种子发育而来。
那么,什么又是克隆品种呢?事实上很简单,克隆品种指的就是通过压枝或扦插而成的葡萄植株或它们所产的葡萄。这些葡萄植株同样是由葡萄种子培育而成,经过了人们成百上千年的精心选育,压枝或扦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持葡萄母株的特性。而压枝或扦插就是著名的植物无性繁殖,也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新植株我们称为克隆品种。 克隆变异是很微妙的事情,人们自身往往不愿意加以考虑,但是过多地着迷于克隆,往往就会使人们选择饮用他们认为是由“最佳的”克隆品种酿造的次等葡萄酒,而不去饮用佳酿的葡萄酒。其实在确定成品质量时,风土,年份和酿酒师的技能比具体选择葡萄克隆品种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克隆品种对于分析黑皮诺葡萄来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部分,对这一变异葡萄品种确实着迷的人们,可以做一些细查。
就如葡萄基因专家何塞•弗拉穆兹(Jose Vouillamoz)所言:每一个品种都有一个父本,一个母本,这就是一个新品种诞生所需要的,这也是我们创造新品种的唯一方法。譬如,采用霞多丽(Chardonnay)的葡萄种子种植而成的葡萄树就是一个新的品种,但是如果经过了数百年,人们从霞多丽葡萄树上截取枝条进行扦插,继续繁衍,那么人们仅仅是保存了霞多丽这一品种而已,并没有创造新的葡萄品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葡萄树进行无性繁殖时,事实上,其DNA也在发生着突变,尤其是那些处在葡萄园中阳光最为充沛的地方的葡萄树,由于其接受了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基因突变的概率也越大。而这些突变的基因也就年复一年地被累积下来。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基因突变都是不可见的,且大多有害,然而,也存在一些有利突变的状况。而这些突变又会经过扦插等无性繁殖的形式被继承下来,因此,新品种就这么被克隆下来了,而经过时间的磨砺,一系列这种克隆品种也就被保存了下来。另外,还有一些变异根本就不会在葡萄植株上表现出来。
然而,根据上述葡萄品种与克隆品种的概念区分,突变的积累并不能产生新的葡萄品种。就如黑皮诺(Pinot Noir)一样,其存在灰皮诺(Pinot Gris)和白皮诺(Pinot Blanc)等多种突变品种,尽管这些克隆品种之间存在不同的个性,但是它们仍旧只是黑皮诺,并不能称为新葡萄品种,因为它们并不是通过父本和母本杂交而成。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杂交来获得新的葡萄品种,但是我们却不能通过杂交来获得同一葡萄品种,这就涉及了基因重组的问题。而基因重组就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龙生九子,而各不相同”的道理一样。就拿霞多丽(Chardonnay)来说吧,其是经过皮诺(Pinot)和白高维斯(Gouais Blanc)杂交二来,然而,并不是每次杂交都能获得霞多丽这一新品种,因此霞多丽的产生仅仅是一种偶然的结果罢了。
因此,根据上述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知道黑皮诺、灰皮诺和白皮诺并不是独立的品种或者说新葡萄品种,我们无法通过基因检测对它们进行区分。就如胡安所言,皮诺是一种古老的葡萄品种,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的突变,其中颜色变化最为突出,但是,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基因检测,我们仅仅能发现10-12个DNA片段存在不同,其他的基因排序都一样,因此它们仍可称为同一葡萄品种。
于是,这就引发了葡萄酒界的有趣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新葡萄品种来自杂交的种子,对葡萄的进化是有利的;而从功能学的角度来看,葡萄酒界是不允许出现杂交状况的,因为其会造成品种基因不纯正进而影响葡萄酒品质。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黑皮诺、白皮诺和灰皮诺同属于同一品种;但从产区法来看,我们有不能将它们相互替换进行酿酒。设想,我们把白皮诺纳入勃艮第红葡萄酒的法定葡萄品种,那又会是何种状况?因此,在保证葡萄酒品质方面,我们别无选择。
现在,你能分辨的出哪些是葡萄品种?哪些又是克隆品种了吗?
|